關于城市風貌與建筑風格的付論是一個長久永恒的話題,城市空間中的建筑立面形象問題存在著恒長與變異之爭。北京要不要保持恒長的傳統風貌?天津的歷史風貌建筑要不要變異?各有不同的論據。在人本主義的社會發展中,同時包含著恒長與變異兩種因素,由于城市與建筑的發展是歷史的拼貼,恒長與變異兩者都影響著建筑立面的形式與風格,而且都與人的不同時期的愛好、思潮、知覺、行為有關。一種現點認為,人的知覺和行為都與文化相關,因此是可變的,這種觀點偏愛變異的創新形式。另一種觀點認為,城市與建筑都是與生俱來的,因此恒長不變,這種觀點更加喜歡傳統和復舊的老形式。恒長與變異兩種觀點的差異,對各時期、各地域人們的審美取向有不同的影響,不同的歷史時期,兩種觀點對待建筑立面設計的形態會采取不同的態度。例如,在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中可以成功地使用舊形式,有時候只要把技術性空間略作調整后,老房子比新房子更好用和好看。
硅酸鈣板房屋要比石膏板房屋防火性能要好很多。有時候看似怪異的新形式更容易成為公眾可認知的新地標。就像北京西站和新建的^站分別代表著恒長派與變異派,是對仿古和創新兩種審美形式的追求。北京在復古主義歷史時期建設的東站、民族宮、美術館、兩郊賓館等工程,無不追求恒長的民族傳統的形式符號。21世紀天津新建的音樂廳、津灣廣場,使復古的歐陸風格成為時尚。北京新時期追求變異風格的中央電視臺大樓、國家大劇院、國家體育中心的"鳥巢"、"水立方"游泳館與古典主義同時并存。建筑的形式與風格由建筑的立面構成,城市中的建筑立面的拼貼又構成城巿風貌的整體特征。城市風貌特征是地域文化的表象,也是城市中決策者和市民很關注的形象和臉面問題,被稱為"形象工程"。城市中代表整體環境美的標志性建筑物被譽為城市的名片。被畨為城市名片的建筑必定具有高度的可認知性,在建筑內涵上具有潛在的精神吸引力,而且它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都有其物質、精神和社會環境背聚。雅典的帕提農神廟、巴黎的圣母院、悉尼的歌劇院……都以其獨特的可認知建筑使所在城市聞名,其永恒的建筑形態、體量、結構、材質、色彩、象征意義、文化傳承以及獨特的風貌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,具有獨特的風格。這些有極高可識別性的磁力作品,能恰好地反映不同建筑類型的功能要求、結構構造、材料性能、施I:技術以及立面構圖規律等。 ,每棟建筑都有其身份、任務、時代和地域背景,個性和表情也必然各異,不論是好是壞都能反映其所處的文化環境。功能主導形式或形式跟隨功能,是人對建筑需求的思考,在人與環境關系的認識上,每個時期不同建筑流派的作品只是表象,只有人與環境的互動才是建筑設計永恒的主題。后現代派、解構主義、建構理論,無非是將多種影響人"環境的閃素融人設汁師思考的見解之中,多種多樣的設計流派都包含著設計師對周邊環境的認知思考與解讀。建筑外面
纖維水泥板的可識別性主要是從形態、材質、色彩三方面來評價,在歐洲折中主義盛行時期,對建筑《面形式有過明確的定義。但現代主義的建筑形體在新潮流派的影響下,建筑形態產生了變異、重組與沖突,由此成為建筑形體追求的新時尚。有的建筑形態強凋融人文化的內涵,有的強凋要融入大自然環境,有的從材質的差異識別建筑立面的特異性。建筑的材質能給人一種獨特的識別印象。如木材溫暖、石材厚重、有現代感、混凝土樸實厚重、磚親切溫聲。有的建筑師以表現材質的特性成為自己個性作品的標簽,如"混凝土一安藤"、"磚一博塔"、"鋁板一蓋里"、"條形木板拼接一阿爾瓦,阿爾托"。此外,許多著名建筑大師對建筑風格的人性化進行探索。安藤、柯布西耶、布魯爾、魯道夫等人廣泛運用光滑精細或粗糙肌理的混凝土塑造建筑的性格?,F代信息時代光和玻璃的運用則是新技術手段的代表,鋼結構富于動感和力度之感,玻璃幕立面簡潔、明快、光亮。怠面的色彩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,有冷暖、輕重、軟硬、強弱之分路易斯,巴拉干設計的吉拉迪住宅,運用多種變化的紅色,樓桃紅、珊瑚紅、檸檬紅,在墨兩哥晴朗的藍天和陽光下格外動人。建筑通過自身的設計要素實現建筑立面的可識別性,可使用公眾認可的符號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wingtrip.cn/guisuangaiban/360.html